大腸癌3大生理警訊 頭暈性貧血要注意
大腸癌連8年居國內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,統計發現,2013年國內大腸癌發生人數逾1.5萬人,
但標準差發生率已從前1年45.1%下降至44.3%,
醫師提醒,腸癌自我檢查有3大警訊,民眾除了配合國健署進行 糞便潛血篩檢,
還可使用篩檢率更高的無痛大腸鏡檢查,做好更精確的早期預防,降低腸癌發生風險。
🔎早期發現大腸癌不能靠「症狀」,通常有症狀才去檢查的病患,確診後的情況都不理想,
一直以來,男性罹患大腸癌比例平均高於女性,但職場婦女工作家庭兩頭燒,緊張造成的便祕、胃痛經常不以為意,
才會使得 大腸癌成為女性10大癌症發生率第2名,僅次 乳癌。
💎居家自我評估 3大警訊揪癌蹤
1.頭暈出現的貧血:人體的糞便排泄是從右側大腸慢慢到左側,右側大腸的糞便呈稀水狀,一直到左側才呈現固態,
倘若右側大腸內有腫瘤,通常不易出現症狀,所以比較容易逐漸長大而導致腫瘤慢性出血,進而引起貧血,但是從排便看不出來,頭暈就是大腸癌早期的警訊。
2.便祕或解便後仍不斷有排便感:這是因為左側大腸內出現腫瘤,導致排便過程中斷的緣故,此一症狀出現,腫瘤通常不會太小顆。
3.糞便出血:糞便會出血的大腸惡性腫瘤,大多會發生在左側大腸,因為左側大腸比較固態,與腫瘤磨擦才造成肉眼可見之出血。
發現治療降低腸癌風險
民眾要多 吃天然食物,不要常吃加工食品,不管素食或吃葷,食物處理過程切忌醃製、高溫燒烤與油炸,
此外,根據臨床與流行病學統計,大蒜與含葉酸的食物可有效預防大腸癌發生,建議可適度攝取。
♦症狀發生後才治療的大腸癌,為時已經太晚,積極做法還是建議民眾務必做好定期大腸癌篩檢,
目前國健署有推行糞便潛血篩檢,只是對象設定50至74歲的民眾,
若要大規模進行大腸癌的篩檢,糞便潛血可進行,但因為有偽陰性,建議一定要多做幾次。
隨著大腸癌罹患率年輕化,民眾40歲後就應該進行一次檢查,若想要更準確,
全大腸內視鏡還是診斷大腸癌最準確的工具,新型內建窄頻影像技術(NBI)大腸鏡,
也可有效揪出厚度僅0.5公分不到的瘜肉,達到早期發現的目的。
文章來源(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309/37712?page=2)
[~~~板 橋 水 天 使 診 所~~~]
板橋水天使官網 http://www.angelofwaterclinic.com/
板橋水天使痞客邦網 http://angelofwater.pixnet.net/blog
🏠地址: 新北市板橋區民生路三段99號1樓
(捷運新埔站1號出口步行五分鐘,出站立馬右轉直走,就會看到我們囉!
☎️諮詢預約專線: (02)2258-1585
快快來板橋水天使 🙋找我們吧~~~ 😊
🌹 🌹 🌹 🌹 🌹 🌹 🌹 🌹 🌹 🌹 🌹 🌹 🌹
✨板橋水天使診所目前
🌸母親節優惠活動 🌸 單次課程一送一
歡迎大家預約變健康變美麗喔 😊
📣(前50名預約還送驚喜小 🎁)